未來6年,我市將全面建成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設施
“一心五點”布局中心城區養老服務體系
“一心五點”
“一心”:市級養老中心
“五點”:涪城區養老中心、游仙區養老中心、高新區養老中心、經開區養老中心、科創園養老中心
本報訊(林白亮 嚴印記者范萌)養老服務設施覆蓋所有城市社區,90%以上的鄉鎮和60%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養老服務設施和站點;養老床位數達到5.32萬張以上,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40張以上;養老服務提供就業崗位5萬個以上。記者昨(21)日從市民政局獲悉,按照有關規劃,到2020年,我市將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、社區為依托、機構為支撐,功能完善、規模適度、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,為老年人提供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。
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, 加快養老設施建設,推進養老事業發展,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,結合國家、省、市要求,市職能部門通過對全市養老設施現狀進行調研分析,認真做好養老設施規劃,制定養老設施設置標準。按照需求預測和服務半徑,綿陽將在中心城區形成“一心五點”的養老服務體系(“一心”:市級養老中心;“五點”:涪城區養老中心、游仙區養老中心、高新區養老中心、經開區養老中心、科創園養老中心),實現網格化均衡布局,并在全市形成市級、縣市區級和社區級三級養老設施服務網絡。從而建立起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、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,以居家為基礎、社區為依托、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,滿足老年人多層次、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,讓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,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。
同時,加快建立養老服務評估機制,完善經濟困難的高齡、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。根據養老服務的實際需要,推進公建民營、民辦公助等多元化養老服務模式,通過投資補助、貸款貼息、運營補貼、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服務機構。并給予一次性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(按照實際入住人數給予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的服務性床位補貼)。
(轉文)